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» 新闻动态
我校举行“平安校园”专题报告会:平安是最大的智慧

    10月14日下午,我校在诚信楼三层国际会议厅举行“平安校园”专题报告会。作为“平安校园”迎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学校自10月10日启动“平安校园宣传月”系列活动。同时根据学校本科新生入学教育安排,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大学生法律法规意识,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校园,学工部与保卫处联合举办专题报告会。

     本次报告会主讲嘉宾为教育法学博士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大伟,他为在场师生讲授犯罪学、警察学、被害人学知识,旨在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引导学生妥善应对突发事故,避免不法侵害,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全校大一新生代表170余人聆听报告。学工部王云海部长、保卫处袁利新处长、学工部李峰副部长、保卫处刘洁副处长等参加了报告会。


    安全自卫,防范在先

    在报告会的开篇,王大伟教授认为,学生安全工作重点在于预防,因为安全事件一旦发生,必定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。基于这一点,他将自己工作多年总结出来的安全防范措施倾囊相授。
    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地方,往往隐藏着安全隐患,容易被忽视。王大伟教授呼吁学生们要有“心防”,即不论何时何地,心中要有一丝警惕:到不熟悉的场所参加活动,应首先观察周围环境,确认紧急逃生路线,以防发生突发状况;外出旅行,不要露富,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食物、饮料,不碰、不拆陌生包裹;人群拥挤处,防范四处张望的人,保管好随身财物;防骗的前提是“去痴”,行骗者往往是利用被骗者内心的某种“痴心”或者贪念进行犯罪,因此收到“中奖”等类似信息时要明辨真伪;大额汇款前不可冲动,“不决断,晚交钱,睡一觉,过一天,再找亲人谈一谈”。

    主讲嘉宾王大伟
 

    临危不乱,以智化险

    根据工作经验,王大伟教授告诉在场学生,尽管安全防范工作看似面面俱到,但仍有百密一疏的可能,每个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上危险状况,这时就需要运用自救知识将损失最小化,甚至化险为夷。例如遭遇火灾,谨记“火灾来了拔腿跑,弯腰捂嘴向下逃,逃跑不能坐电梯,闲住挥手大声叫”;遇到入室犯罪事件时,不要躲进房间,尽量向外跑,如果无法逃脱,则要向对方传达“我没有看到你的脸”的信息。谈及绑架案件,王大伟教授用顺口溜告诉在场学生“多听多看、争取同情、要吃要喝、留下标记、能跑就跑”。

    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的多起女大学生遇害案件,王大伟教授建议女生外出时,随身携带小型报警器或其他不具伤性力的防身“秘器”,同时对“熟人”也要有一定的警惕心。如果遇上流氓,要根据附近情况采取措施,人多时可以大声呼救,独自一人在比较荒僻的地段就不要做无谓的呼救。王大伟教授还现场演示了女生受侵犯时可以使用的“二龙戏珠”三步法——撤步扬土、双手戳眼、膝盖顶裆,用来暂时回击对方,为自己制造逃跑的机会。


 

    现场教学

    除此之外,王大伟教授还告诉在场学生,当自己受侵害已经不可避免时,要设法在犯罪分子身上留下标记,以供破案指证。案件发生后应及时向医生、警方、心理医生寻求帮助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洁身自好,拒之身外
    防范危险、自我保护的根本还在于每个人自身。因此,王大伟教授告诫在场学生要洁身自好,不沾染“酒、色、财、气(意气用事)、烟(毒)”,具体做到“节酒、远色、尚俭、制怒、戒毒、慎言”,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。此外,他还呼吁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“身份识别卡”,同时要随身携带尖叫报警器和一本安全教材。
    整场讲座中,王大伟教授以“平安”为中心,结合多起实际案例向在座同学解读“平安”的内涵,并把安全防范知识与通俗易懂的诗歌、图例相结合,详细讲解了防险情、保平安的方法和技巧,使同学们受益匪浅。最后,他以“与人忠、执事敬、居处恭”九个字勉励在场学生,希望每个同学在刻苦学习的同时,注意提升自身修养,增强安全意识,享受平安的校园生活。

 

(作者:校安  来源: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  发布日期:2014-10-14 浏览次数: